首页 体育问答文章正文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视频(少数民族的风俗和特色视频)

体育问答 2024年04月21日 07:12 304 admin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视频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少数民族的风俗和特色视频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历届回眸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来源于生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它不仅是国家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新中国刚刚诞生,党中央就对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十分重视。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已经举办了七届,逐步形成了由国家民委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主办,委托地方政府承办的制度,所设的表演项目和竞赛项目不断增多,比赛规模逐渐扩大。

·第一届:1953年·天津

时间:1953年11月8日至12日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视频(少数民族的风俗和特色视频)

1953年,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在天津市举行。1984年,国家体委、国家民委将这次大会定为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来自华北区、东北区、西北区、中南区、西南区(包括西藏)和内蒙古自治区、解放军及铁路系统等地区和单位的13个民族的395名运动员。设置的项目有竞赛、表演和特邀表演3部分。

亮点:该届运动会是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重视下召开的,它不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民族形式的体育盛会,更是一次体现民族平等团结的盛会。从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颤锋进入了一个繁荣发展的新时期。竞赛项目中有10名举重运动员创造了国家新纪录。

·第二届:1982年·呼和浩特

时间:1982年9月2-8日

来自全国29个代表团的56个民族的863名运动员和教练员,其中少数民族运动员593人。设置两个竞赛项目和68个表演项目。

亮点:传统的民族表演项目吸引了80多万观众前来观看。“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图片展览”以及由1.2万人参加的盛大联欢晚会同时举行。

·第三届:1986年·乌鲁木齐

时间:1986年8月10日至17日

来自全国29个代表团的55个少数民族的运动员和各民族教练员、工作人员共1097人,加上观摩人员、各地来宾和中外记者等,参会总人数达3704人。设置7个竞赛项目和115个表演项目。

亮点:首次启用了会徽、会旗、会标,标志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逐步走向正规化。运动会期间,国家民委、国家体委联合表彰了一批民族地区体育先进单位和个人。

·第四届:1991年·南宁

时间:1991年11月10日至17日

赛马项目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于当年8月4日至7日在呼和浩特举行;会歌:《爱我中华》;来自全国30个代表团的55个少数民族的运动员1500余人,参会总人数达3000多人。设置9个竞赛项目和120个表演项目。

亮点: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首次有了会歌。大会增设了“道德风尚奖”。台湾少数民族龙舟队和少数民族传统歌舞艺术团第一次参加了比赛和表演。

·第五届:1995年·昆明

时间:1995年11月5日至12日

来自全国33个代表团的55个少数民族的运动员2500余人,参会总人数达9000人。设置11个竞赛项目和129个表演项目。

亮点: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首次组团参赛。

第六届:1999年·北京/拉萨

时间:1999年9月24日至30日

第茄橘晌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于1999年9月24日至30日在北京举行,部分比赛项目和表演项目于当年8月18日至28日在拉萨分赛场先期进行。来自全国34个代表团的55个少数民族的运动员6000多人,参会总人数达8000多人。设置13个竞赛项目和100多个表演项目。

亮点:该届运动会是20世纪我国举办的最后一次大型综合性体育运动会。运动会举办时,恰逢西藏自治区民主改革4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50周年,开幕式当天又逢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中秋节,34个代表团的56个民族以及刚刚经历了“9·21大地震”的台湾同胞参加了盛会。10月1日,3000名各族体育健儿分别参加了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的游行活动和晚上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联欢晚会。

·第七届:2003年·银川

时间:2003年9月6日至13日

运动会分别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石嘴山市两地举行。来自全国34个代表团的55个少数民族的运动员4574人,参会总人数达9700多人。设置14个竞赛项目和126个表演项目。

亮点:首次在全国公开发行了40万套邮资附捐明信片;首次采用市场运作方式建设了一个民族运动员村;会前首次在北京市西长安街设立民族运动会倒计时牌;首次提出数字化民族运动会概念,首次开通相关专题网站,首次为民族运动会建设新闻传输中心和音频视频新闻中心;首次委托中国邮政局发行民族运动会特种邮票;首次在民族运动会期伍高间举办“民族体育之花”展示活动;首次与全国12个省区的电视台、电台开展了运动会“空中大联播”。

各少数民族都有什么体育项目啊

摔跤(蒙古族,慎野那达慕大会),宽旁喊赛马(哈萨克族),叼羊比赛(维吾尔族,每年3月21日诺露孜节日都有叼羊比赛,启滚摔跤等活动)。

中国各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有哪些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除人口众多的汉族外,还有50多个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不仅有田径、游泳、篮球、足球等现代体育项目,还有许多各民族固有的传统体育项目。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丰富的宝藏,它虽然屡遭历代统治阶级的摧残,但由于它扎根于群众之中,千百年来辗转流传,终被保存下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为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开拓了光辉的前程。1953年10月 8日在天津召开了盛大的“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大会”,来自全国各民族的397名优秀选手游渣,进行了483项次表演。32年来,体育工作者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行了研究、整理,继承和发展了那些对增进身心健康有价值的项目。

赛马蒙古族、藏族、彝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水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喜爱赛马。蒙古族每年都举行 1次盛大的赛马会。民间的“敖包”和庙会上,赛马是重要内容之一。赛马也是蒙古族青年男女结婚礼俗的内容。结婚这天,男家亲族骑马迎接,女家亲族骑马相送,途中互相竞赛,夺帽为戏。“姑娘追”是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古老的传统赛马习俗。未婚男女身着艳服,骑着骏马来到草原,在规定的里程内互相追逐。去程时小伙子追姑娘,回程时则由姑娘追小伙子,如姑娘追到小伙子,她有权鞭打他,假如姑娘对小伙子有情意,只把鞭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摔跤蒙古族、彝族、藏族、维吾尔族、壮族、瑶族的摔跤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彝族在举行婚礼时一定要摔跤。结婚那天,新郎邀请几位好朋友,把新娘从别的山寨背回来。背亲的小伙子必须会摔跤。这支队伍到新娘家吃罢便宴,就与女方摔跤手进行摔跤对抗赛。直到双方约定的人数赛完,再由胜方出两名摔跤手表演 1场,方可结束。这种比赛不用裁判员,1对摔跤手只摔1次,不管那方都不能全胜,以表示亲密友好。彝族人民每逢火把节,都要举行摔跤比赛,两人交锋,败者自动退场,胜者直到没有人与他较量,方能称为“大力士”,并获奖品(图1)。

射箭、射弩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鄂伦春族、苗族、傣族、黎族、景颇族、拉祜族、苦聪人、独龙族、傈僳族、佤族等,都有射箭或射弩传统。每年正月初二,黎族村寨轮流举行射箭比赛,用一条牛腿当奖品,挂在距离50米左右的大树下,各村选出一名好射手,谁射中牛腿,就把牛腿拿到自神基悄己村,大家共同分享。优秀选手受到人们的敬佩和姑娘们的爱慕。景颇族射箭是由姑娘把靶子高挂在树上,小伙子争先恐后地用箭射,靶子是一个布包,里边藏着象征吉祥和爱情的礼物。弩弓是狩猎工具,也是自卫的武器,弩都是自己制作的,例如苦聪人的弩,用竹子做弓,削木头做架,编竹筋为弦,大人小孩都有一把,傈僳族人民每到新年就举行射弩比赛。比赛时把两支竹箭交叉插在地上,在几十米处射中箭叉下的三角形为胜(图2)。舞龙壮族、苗族、白族等民族喜爱舞龙。龙用竹扎成,用画有龙鳞的花布或色纸裹着龙头、龙身、龙尾,一般是21~25节,龙下撑着10多个把柄,舞龙者每人拿着一个把柄。有的龙身内有灯座,晚上可以点灯。在前面一个人拿着龙珠来指挥舞龙。参加舞龙的成员,不但要力气大,有健壮锋高的体魄,还要有娴熟的技术。贵州省苗岭苗族集居的地区,历史上每年元宵节,苗汉两族人民舞龙互访,上一年汉族人民舞着龙到苗族村寨里去联欢,苗家舞着他们的龙来迎接。两龙相遇,主龙的头要低于客龙的头,并且让客龙先入寨子。客龙进入寨子翩翩起舞,到每户“祝福”,被拜访的户主就燃放爆竹欢迎。接着苗族就抢客人到家作客,以抢得人多为光荣;到了下一年,苗族人民照样舞着龙到汉族村寨回敬。

划龙舟傣族、苗族、白族、布依族、水族等都有划龙舟活动。傣族人民每逢泼水节举行龙舟赛。龙舟用优质木材制造,长约40~50米,宽 1米多,50人分两排席坐划桨,锣声一鸣,竞相飞速向前。经傣族人民匠心雕刻的龙舟,有“火龙”、“银龙”、“乌龙”、“彩龙”等。苗族、水族人民还有赛龙舟捉活鸭的风俗(图3)。

“阿莫朵”生活在中国西南边疆的苦聪人,每逢佳节总要燃起一堆堆篝火,伴随着悠扬的竹笛声,载歌载舞来打“阿莫朵”。“阿莫朵”是用棕叶制作的鸡毛球,中间细、底脚大,插上3根鸡毛,有点象羽毛球。打“阿莫朵”时选择一块平坦的场地,中间拴上一条藤,两人或多人分立两边用手拍击对打。随着“阿莫朵”的起落,互相扣杀,接不到对方打来的球算输。

秋千贵州、湖南的苗族,广西的壮族,每逢新春佳节,街上搭起一座座高达3~4丈的秋千架,一些青年男女借荡秋千的机会寻找心爱的伴侣。东北地区的朝鲜族姑娘在节日和农闲季节,也进行荡秋千比赛或表演。比赛时在秋千架前方高处横 1条带铜铃的绳子,秋千一碰到绳子,铜铃就发出响声,谁碰的次数最多,谁就被认为技艺高超。台湾高山族的姑娘们,是在春光明媚的早晨,穿着漂亮的衣服,邀上自己的好友,一同在大树下荡秋千。她们把这一活动称作“渺绵”(即“飞天”之意),生动地表达了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望。

打磨秋千每年春节,壮族男女青少年喜爱打磨秋千。他们在地上栽 1根木桩(高出地面1米左右),将1块中间挖有圆孔的长形横板安装在桩顶上,板面两头各坐1人,共同有节奏地用脚蹬地,使横板和人在上面旋转。打磨秋千是群众性的集体活动,要求共同协力配合好。在快速旋转过程中,头不晕目不眩的人受到称赞。

爬山侗族、苗族等族人民喜爱爬山。每年夏季,苗族人民举行一年一度的爬山节。这天,姑娘们和小伙子们,带着糯米做的干粮,从附近的山寨赶来,共同进行爬山比赛。先到顶峰的小伙子,得到姑娘的礼物──1个绣花袋。这位小伙子也把自制的金色芦笙赠给姑娘,他们常常由此互相爱慕。羌族人民是爬悬崖,上面放着礼物,以奖给优胜者。

跳高傣族、彝族、白族的跳高活动,是多种多样的。傣族人民在丰收的打谷场上,常常在劳动之余,举行跳谷堆、跳草垛比赛。彝族人民在山野放牧时,喜爱比赛跳水牛。白族人民在传统的大理三月节时,还举行跳花盆比赛。

抢花炮侗族人民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花炮用铁筒制成,里面装火药和一个铁环,环上缠有彩色的线绳。比赛场是直径超过 100米的圆形场地。花炮放在场地中央。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分成甲、乙组,站在场地的边缘,每组人数相等,一般10~30人。比赛时,一个勇敢的青年在音乐伴奏下点燃花炮。随着一声巨响,彩色铁环被抛向空中。当飞到一定高度后,开始慢慢下落。这时,伫立在赛场边缘的运动员们争先恐后地向铁环的落处跑去,在各自的同组组员掩护下抢夺铁环,并突破对方的堵截,以冲刺的速度把铁环送到大会主席台上。达到目的的组为胜。打马桩拉祜族的打马桩,类似国外的“九柱戏”。每人拿一根木棒,一端要削尖。一人先把木棒插在规定的区域内,其余的人在10多米以外甩自己的木棒,把插在地上的木棒打倒为赢。竿球台湾彰化以北地区的竿球,历史悠久,球是用细藤编成的,里边装着棉花,外面画着美丽的图案。高山族青年用这种球来嬉戏,参加者用手里的竹竿尖端将球托向空中,落下来,托上去,轮流接球,不让球落地。接不住为输,输者被罚饮酒。坠绳、飞绳藏族人民在新年里举行坠绳表演。先在平地上竖立 5丈多高的木柱,从柱顶挂紧牛毛制成的绳子,斜垂而下,绳的末端拴牢在地面。表演坠绳者身着短衣,用牛皮束胸,先爬到木柱顶端,再抱绳倒悬滑下,快速如飞,平安落地,象征着五谷丰登,百事吉祥。蒙古族人民在节日里举行的飞绳表演,与藏族的坠绳相似,也深受群众的欢迎。

打“布鲁”蒙古语是投掷的意思。“布鲁”,是用铅、铜或铁等金属片包扎在一根状似镰刀的木头上,形状有扁有圆,重量200~500克不等。它来源于生产,过去人民用“布鲁”打空中飞禽,击地上走兽,据说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后来这种打猎工具,成了蒙古族人民锻炼身体的手段。拔腰劲拉祜族的拔腰劲,是两个人互相抱着,看谁能把对方先抱起来,双脚离地者为败。

手打毽子苗族的青少年喜欢手打毽子。毽子的底座由 2寸长的竹子做成,上边插鸡毛。打毽子的人手中拿四方形带把的木制拍(比乒乓球拍大一点)。比赛办法是轮流发球、接球,接不住者为输。每年春节期间经常举行单打和双打比赛。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哪些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

1、角抵

角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据《述异记》记载,上古时期的蚩尤民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他们在与黄帝打尘绝仗时,头上装备着刀剑一样的尖状物,好像有角的公牛一样,打仗时手脚并用,还可以头上之角抵人,敌方对此很难防御,曾打过很多胜仗。

2、拔河

拔河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拔河这项活动,不过在那时不叫拔河,而称为“钩强”或“牵钩”,后演变为荆楚一带民间流行的“施钩之戏”。《隋书·地理志》称,故楚地南郡、襄阳一带“有牵钩之戏,云从讲武所出。

楚将伐吴,以为教战,流迁不改,习以相传。钩初发动,皆有鼓节,群噪歌谣,振惊远近。俗云:以此厌胜,用致丰穰,其事亦传于他郡。”这里的“牵钩之戏”,实际上是当时配合水战的一种军事技能。

3、蹴鞠

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蹴”有用脚蹴、蹋、踢的含义,“鞠”最早系外包皮革、内实米糠的球。因而“蹴鞠”就是指古人以脚蹴、蹋、踢皮球的活动,类似今日的足球。

据史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中国民间就流行娱乐性的蹴鞠游戏,而从汉代开始又成为兵家练兵之法,宋代又出现了蹴鞠组织与蹴鞠艺人,清代开始流行冰上蹙鞠。因此,可以说蹴鞠是中国古代搜兄答流传久远、影响较大的一朵体育奇葩。

4、投壶

投壶是从先秦延续至清末的中国传统礼仪和宴饮游戏,投壶礼来源于射礼。由于庭院不够宽阔,不足以张侯置鹄;或者由于宾客众多,不足以备弓比耦;或者有的宾客的确不会射箭,故而以投壶代替弯弓,以乐嘉宾,以习礼仪。

宋吕大临在《礼记传》中云:“投壶,射之细也。燕饮有射以乐宾,以习容而讲艺也。”

5、击鞠

击鞠(也就是现代的马世慧球)亦称打毬或击毬,唐代较为盛行。游戏者必须乘坐于马上击球,击鞠所用的球有拳头大小,球体的中间被掏空,制球的原料是一种质地轻巧且柔韧的木材,球的外面还雕有精致花纹。

跳竹竿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运动

跳竹竿是我国黎族的传统体知启育运动。黎族竹竿舞起源于对传统砍柴活动的模仿,辞海中对其叙述为:“打柴舞,亦称‘打竹舞、‘竹竿舞。”它的起源,比较权威的说法是来自于黎族古代的丧葬习俗。

此外,关于打柴舞起源还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古时候生产力不发达,山高林密,当地人用竹建造房屋,从搏拍而形成了独特的船形茅屋文化。黎族百姓模仿造屋过程中在竹上滑动,在竹上跳跃等动作,并适当的结合富有节奏性的音乐,用竹子敲击出动听的节奏,从而形成了有独特意韵的跳搭银如柴舞。

另外一种打柴舞起源说法是,黎族人上山砍柴,休息时将柴排放敲击,跳来跳去,后来逐渐发展演变成为打柴舞。

扩展资料:

“跳竹竿”是黎族最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之一,。每逢过年过节,黎族同胞便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欢聚在广场上,跳起“打竹舞”来。

跳竹竿时,8根长竹竿平行排放成四行,竹竿一开一合,随着音乐鼓点的节奏,不断地变换着图案,4-8名男女青年随着或快或慢的节奏,在交叉的竹竿中,灵巧、机智、自由地跳跃,当竹竿分开时,双腿或单脚巧妙地落地。

不等竹竿合拢又急速跃起,并不时地变换舞步做出各种优美的舞蹈动作,参加舞蹈的青年男女,一边跳舞一边由小声到大声地喊着:“哎--喂、哎--喂”,大大增添了热烈气氛。

好了,关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视频和少数民族的风俗和特色视频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燃起体育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皖ICP备20230092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