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篮球资讯文章正文

篮球裁判发展历程(篮球裁判是干嘛的)

篮球资讯 2024年02月26日 07:11 353 admin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篮球裁判发展历程,以及篮球裁判是干嘛的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1. 篮球的发展历程
  2. 中国篮球裁判发展史
  3. 篮球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4. 篮球规则演变的详细过程

篮球的发展历程

最初的篮球比赛规则很简单,对于场地大小、参加人数多少、比赛时间长短都没有统一的规定。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第一部13条的原始规则,目的是使篮球游戏在公平对等的条件下进行,同时不允许粗野动作的发生。1915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竞赛规则,并翻译成多种文字,向全世界发行。1904年美国青年会男子篮球队在第三届奥运会上进行了表演,此后,篮球运动逐步在全世界开展起来。1932年6月18日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了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FIBA)。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上,男子篮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随后,在1950年和1953年分别举行了第1届世界男篮和女篮锦标赛,1976年第21届奥运会女子篮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篮球运动在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规则在不断地更新,技战术也逐步得到提高。30年代以前的篮球运动处于传播和推广时期,技术和战术尚处于初级阶段早链岩。30年代以后,篮球运动登上了国际体育竞技舞台,世界性的比赛推动着篮球技术、战术的迅速发展,技术动作、战术组织和训练方法逐渐提高。1932年,刚诞生的国际篮联以美国大学使用的篮球规则为基础,制定了第一份世界统一的竞赛规则。此后,到1948年的10多年间,规则曾多次修改,促进了篮球攻防战术的变化运用,提高了攻防的速度。进入50年代,世界各强队普遍重视和发展高度,高大队员在高空争夺中占有明显的优势,但灵活性差,技术单调,篮下死打硬攻,因而战术呆板,使比赛速度受到影响。针对这种情况,1956年国际篮联对规则进行了修改,扩大了限制区,增加了30秒和干扰球规则。60年代是高度、技术和速度同步发展时期,世界各国开始重视进攻和防守的均衡发展,在发展高度的同时,加强了高大队员技术和灵活性的训练。70年代是高度、技术、速度相结合、相统一并持续发展的阶段,投篮技术中出现了空中换手投篮,各种单、双手扣篮。80年代以后篮球运动是在高水平上的全面攻守对抗,同时,技术全面、特长突出的明星队员在队内的作用举足轻重。

篮球裁判发展历程(篮球裁判是干嘛的)

如唤让今,篮球运动在全世界开展得极为广泛。奥运会篮球比赛、世界篮球锦标赛、NBA、等一系列重要赛事,吸引了数以亿计的观众。大家关注的不仅仅是比赛的胜负,更为重要的是欣赏运动员精彩的表演,并享受这项运动带来的快乐。近年来,我国的篮球运动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不仅成功举办了CBA、CUBA、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全国高中篮球联赛,而且国家队已经“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在世界大赛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值得赞赏的是:姚明成为2002年NBA“状元秀”,目前效力于休斯敦火箭队。此外,诞生于美国街头的“三对三”篮球,在我国也受到社会陆御各界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喜爱,吸引了众多人员的参与。

中国篮球裁判发展史

中国是美国篮球传入外国第一个的国家

篮球运动是1896年前后由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传入中国的,随后在北京、上海基督教青年会里也有了此项活动。在1910年旧中国举行的第一届全运会上举行了男子篮球表演赛氏键之后,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大、中学校的篮球活动逐渐开展起来,其中以天津、北京、上海开展得较好,水平也较高,当时的比赛规则很简单,在球场中间画一个约有1米直径的中圈,中锋队员跳球时一只手必须置于背后腰部,任何一足不得踏出圈外。技术也简单,中圈跳球后,谁接到球就自己运球,超过防守人就投篮。当时只会直线运球前进,传球方法是单、双手胸前传球,跑动投篮是用单手低手上篮,立定投篮无论远近都是用双手腹前低手投篮。1925年前后,进攻和防守的5名运动员,有了较明确的分工,中锋对中锋,后卫对前锋,有人盯人,各自盯住自己的对手。但前锋的职责是只管进攻投篮,不管退守;后卫的职责是只管防守抢截球,不管投篮。前锋和后卫很少全场跑动,只有中锋要攻守兼顾。以后又逐渐改为两迹核辩后卫1人助攻(活动后卫),1人留守后场(固定后卫),两前锋也变为1人留在前姿缺场专管偷袭、快攻,1人退守后场助防。技术动作也有所发展,跑动投篮出现了单手、高手投篮,立定投篮出现了双手胸前投篮,传球出现了单、双手击地传球,运球出现了两手交替运球躲闪防守和超越防守向前推进的技术。规则中增加了罚球区和罚球线,队员犯规4次即被取消比赛资格,犯规罚球可由队长指定任何1个队员主罚。比赛时间分为上、下半时各20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每次投中或罚中后,都在中圈跳球,重新开始比赛。而中国篮球运动水平在1926年以后有了较大提高。外国称篮球裁判为“球证”,每场比赛有正、副两个“球证”。建国前,中国称篮球裁判为“司令”,每场篮球赛只有一个“司令”。解放后改称裁判员,每场球赛设正、副两个裁判员。

中国现行篮球裁判分为五级:国际级、国家级、一级、二级、三级。由于篮球比赛的速度强度都愈来愈大,为了更全面、准确地执行规则,有些国家已开始试行每场比赛设前、中、后三个裁判员。中国篮球协会于1956年6月在北京成立,简称“中国篮协”;英文名称为“CHINESE BASKETBALL ASSOCIATION”,缩写为“CBA”。中国篮球协会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国性群众体育组织,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篮球协会、各行业篮球协会及解放军相应的运动组织为团体会员组成的、全国性、非营利性的联合组织,是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团体会员,是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承认的奥运项目组织,是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篮球联合会和亚洲篮球联合会的唯一合法组织。

篮球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现代篮球运动演进发展,大体经过五个时期。

(一)初创试行时期(19世纪90年代—20世纪20年代)

(二)完善、推广时期(20世纪30—40年代)

(三)普及、发展时期(20世纪50~60年代)

(四)全面提高时期(20世纪70~80年代)

(含链五)创新攀登时期(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

篮球运动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非尔德市(即春田市)基督教青年会干部训练学校、在加拿大出生的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JamesNaismith)于189l年冬发明的。他受启发于当地儿童摘桃扔入桃筐的活动,在此基础上组织成一种在一定地面范围的场地两端设置两个竹制桃筐,展开投篮游戏,篮球运动便由此演进。山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冬季较为寒冷,难以在室外开展受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于是奈史密斯便将这一最初在室外试行的篮球游戏移至室内,并将摆置在地面上的类似于桃筐的筐子,悬挂在室内两侧离地面高约10英尺(合3.05米,这便成为现用篮圈高度的来源)的墙壁上,将足球向篮筐中投准,展开攻守对抗的游戏。之后,很快将篮筐底部取消,并将悬挂在墙壁的篮筐装置在特殊的立柱架上。为了避免将球投掷到场外远处而影响观看者,曾在篮筐后部设有不同大小的挡网,有些还在场地四周以网形装置覆盖整个场地,类似于在大网笼中活动。因此,韩国等一些国家和一些书刊中至今仍将篮球运动称为笼球运动。由于这种活动形式具有较强的对抗性,便制定了某些限制性规定,并且不断地改进比赛方式,从而使篮球游戏逐步完善并向现代篮球运动过渡。

1、初创时期(1891年---20世纪20年代)

1891年12月15日,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学院{旧译春田学院}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发明了篮球运动。最早的篮球是使用装桃子的竹筐,悬挂在健身房两侧的栏杆上,离地面10英呎,用足球作比赛用球,投球入篮得1分,每次球投中后要登上梯子把球取出来,再重新开始比赛。1891年12月21日举行了第一场篮球比赛。1892年,奈史密斯编写了《青年会篮球规则》,概括为五项原则十三条规则,主要有竞赛中只允许用手接触球、不准拿球走或跑、争抢中不能有粗野的身体冲撞动作等规则内容;女子开始参加篮球运动;1893-1894年,形成了类似现代的篮板、篮圈和篮网等比赛器材;1897年在场地内增设了罚球区、球场界线已成雏形,场上队员也有了位置分工,现代篮球运动基本形成;1896年,美国成立篮球规则委员会;1898年,美国成立世界上第一个职业篮球组织“国家篮球联盟”即NBL,并开始了最早的职业篮球联赛;1904年美国青年男子篮球队在第3届奥运会上进行了第一次国际篮球表演赛,1915年在上海举行的第二届远东运动会将篮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篮球运动第一次成为国际体育竞赛正式项目。

2、完善与推广时期(20世纪30---40年代)

进入30年代篮球运动迅速向欧、亚、非、大洋四个洲的许多国家推广发展,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单兵作战的基本形式逐渐被集体间的相互配合所充实。1932年在瑞士日内瓦由葡萄牙、阿根廷等欧美8个国家的代表酝酿组织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在会上以美国大学生篮球竞赛规则为基础,制定了国际间统一的13条竞赛规则:规定了竞赛人数为5人;场地上增改了进攻限制区;进攻投篮时防守者犯规,若投中加罚一次球,若未投中则加罚两次球;竞赛时间改为20分钟一节,共赛两节;进攻队在后场得球必须在10秒钟内过中线,并不得再回后场的等。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上篮球运动被列为男子正式竞赛项目,奥运会后,国际业余篮球协会(FIBA)宣告成立。同年,中国加入国际篮联,国际篮联出版第一部国际统一的篮球规则。1939年11月28日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逝世,终年78岁;进入40年代随着篮球技术、战术的不断滚老族演进、发展,高大队员开始涌现,篮球规则也进行了补充和修改,攻防更强调集体战术,使比赛更加精彩。1949年,美国成立“国家篮球协会”,即NBA,统一领导当时全美21支职业篮球队,也推动了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

大弊3、普及与发展时期(20世纪50---60年代)

50年代以后,篮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普及,国际篮联的会员国迅速增加,国际大型运动会都将篮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50年和1953年,首届世界男、女篮球锦标赛分别在阿根廷和智利举行。随后篮球运动技、战术水平不断提高,出现大批2米以上的高大队员,高度成为决定篮球比赛胜负的重要因素。国际篮联多次修改比赛规则使得篮球运动高度与速度、进攻与防守获得均衡发展,队员技术趋于全面,形成了欧、美、亚洲不同得篮球流派和打法。1960年第一届男子篮球锦标赛在菲律宾举行;1963年,亚洲业余篮球联合会成立;1965年,第一届亚洲女子篮球锦标赛在韩国举行。

4、全面飞跃时期(20世纪70----80年代)

70年代以后,现代篮球运动进入全面提高时期,运动员身高迅速增长,逐渐形成组合技术和综合战术,攻守对抗日趋激烈,并且向着既重力量又重技巧、既有高度又有速度的方向发展。FIBA修改规则,增加了球回后场、控制球队犯规和全队10次犯规的规则。1976年,在第21届奥运会上,女子篮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84年FIBA又对规则进行了重大修改,扩大了球场面积为28米X 15米,设定了3分投篮区,鼓励外线队员投篮。本次规则的修改对篮球运动的迅速、全面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5、创新与攀高峰时期(20世纪90年代后)

90年代以后,现代篮球运动进入创新与攀高峰的黄金发展时期。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更名为国际篮球联合会,并取消了对职业球员参加国际篮球大赛的限制,众多优秀的职业球员给国际篮坛带来了新观念、新技术和新战术。篮球运动融竞技化、智谋化和艺术化于一体,向着职业化、商业化和社会化迈出新的步伐。1996年,中国开始举办篮球职业联赛。

百年来,篮球运动从游戏型活动到竞技运动再到科学门类型学科不断地演进发展。至1999年底已有20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际篮球联合会成员,篮球运动已真正成为国际体育组织中单项运动人口最多、最受世界人民喜爱的体育项目。

篮球规则演变的详细过程

篮球规则演变的具体过程呈现出了螺旋式上升的特征,篮球规则的进步过程能够划分成为五个时期,第一时期(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第二时期(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第三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第四时期(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及第五时期(20世纪90年代起至现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篮球规则改动的次数不多,而对比赛有影响的场地、设施、时间及空间等因素的改动则比较多,自上世纪 70年代起,随着篮球运动的飞速进步,对篮球规则改动的次数明显增多,对行为权利与处罚方式做了较大的修改。篮球规则演进的轨迹表明进攻和防守战术将朝着灵活性、快速性与精准性方面进步,攻防技术会沿着立体化、多层次与全面化的轨迹进裂猛步,竞赛场面会表现出速度快、攻守对抗程度激烈及争夺范围越来越大的特点。

1)规则在时间方面的修改提高了比赛速度。

由于篮球规则的限制,比赛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结束,所以队员都在努力发展速度,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较多次数的进攻,以速度争取时间。规则中有关时间的各种规定,都是为了保持比赛的连续性,增加比赛回合,提高比赛速度。

第一,3s规则的增加,取消和恢复。1932年增加3s规则,20世纪30年代末被取消,至40年代又恢复,2000年3s违例计算推后,即:某队在场上控制球,并且比赛计时钟正在走动时,该队员不得在对方限制区内停留超3s,3s规则是为了限制队员特别是高大队员在篮下活动,促进进攻战术发展。

第二,5s规则的增加和强化。5s规则是1932年增加的,规定在后场持球队员被严密防守5s,判为争球。1956年改为持球队员在他的前场被严密防守5s判为争球。1985年改为当一个持球队员严密防守,在5s内没有传、投、滚或运球时,应宣判违例,改争球为掷界外球。5s规则的出现和强化,是为了鼓励积极防守,从而带动进攻的快速发展。

第三,10s规则的增加、取消、恢复后演变为8s。1932年增加10s规则和球回后场的规定;1961年随着中线的取消,10s规则也被取消;1968年规则规定在下半时的最后3min和所有决胜中,进攻队必须在获球后的10s内使球进入前场;1972年改为一个队在后场获得球,必须从获得球后10s内使球进入前场。2000年5月将10s规则改为8s规则,即1名队员在后场获得控制活球时,该队员必须在8s内使球进入前场。10s则是针对当时控制球打法使篮球比赛变得毫无生气的情况下增订的。而修改为8s规则为了增加比赛速度,提高比赛的激励程度,提高比赛观赏性。

第四,30s规则的增加,后演变为24s的规则。1957年增加了30s规则,30s规则的出现是慎源凯进一步限制当时/控制球0打法。在此之前尽管10s规则对控制球打法起了限制作用。但当球推至前场后,有的队在前场采取/控制球0战术。阻碍了篮球运动的发展。例如:1953年欧洲男子篮球锦标赛中,苏联对匈牙利的比赛时,苏联领先,只做传、运球,而不投篮,时间长达18min,而这种消极比赛现象在当时又是符合规则的,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使比赛节奏加快,为此1957年增加了/30s规则0。1984年又对该规则作了修改,采取30s连续计算法。2000年又宽唤修改为24s规则。但这次修改,并不单纯是使一个队的一次进攻时间缩短了6s,球出手后在空中飞行的过程所耗时间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球必须触及篮圈的规定,不仅使一次进攻时间减少,并且对投篮的准确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进攻时间的缩短,准确性要求的提高,必然带来进攻速度和节奏的加快,速度和节奏加快意味着篮球运动中进攻与防守的转换速度、比赛的节奏都要随着发生相应变化,从而使篮球运动在整体结构上发生质的变化。

2)规则在空间方面的修改,提高比赛难度。

篮球场有长、宽的明确规定,而高度却没有什么规定,这样给发展高度留下了较大的余地。因此,各国都在发展高度,表现在队员身高不断增加,弹跳力不断提高,空中伸展能力强,争取获得制空权限。高大队员的出现和增加既给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给发展事业带来了消极的因素。如出现一味追求高度,而忽视了运动员身体素质和技术战术的全面发展;使篮球比赛形成了只靠高大队员在篮下死打、硬扛、挤靠的单调打法。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促使高大队员向灵活、快速、技术全面方向发展。防止战术呆板、简单化,规则做出了规定和变动。

第一,扩大球场面积。20世纪30年代球场的面积已确定为26m@10m,到1985年篮球场的面积扩大至28m@15m,场地面积扩大后,使高大队员在足够的空间发挥技术和施展才能。

第二,参赛人数的减少。1893年,规则规定参加游戏的人为9人3区制。1895年,规则确定了男子上场比赛人数为5人。1936年,规则正式规定男女比赛每队上场人数为5人。这样一来,场上队员人均活动面积增大,更利于运动员的发挥,使对抗更加激烈。

第三,罚球区、限制区的出现和扩大。篮球运动开始时期,比赛场上没有罚球区和限制区,到1997年增加了罚球区,1932年增订了3s规则,当时罚球区域很小(5.80m@1.80m),到了1954年又扩大为梯形区(上底3.60m下底6.0m@5.8m)限制区的不断扩大,限制了高大队员在篮下的活动,使篮球比赛出现了新的竞争场面。促使高大队员向速度、灵活性和技术全面型方向发展。

第四,增加3分投篮区。1984年规则增加了3分投篮区域。其目的是鼓励外线队员投篮,防止比赛活动过于密集篮下,以致使比赛单调、呆板、失去活力。在防守方面,3分投篮区促进了防守意识和技术的提高,要求运动员有良好的身体素质适应比赛,迫使防守者扩大防区,减少联防战术运用。从而促进了多变防守和混合防守战术的发展。在进攻方面,3分投篮区丰富了半场大范围、远距离的进攻战术配合,使进攻的范围由点到面不断扩大。增加3分投篮区,也是缓和亚洲、非洲等地区因队员高度问题而引起的矛盾,保证篮球运动不失去更多更好的人群。

第五,干扰球规则的不断严格。干扰球规则从奈史密斯制定的篮球规则中就有,它规定:球停留在球篮的边缘上和对方队员移动球篮,应投中一球(第8条)。后来又增加了假想圆柱体,篮圈水平面等规定。2000年使干扰球判罚更为明确,如果双方球队的队员同时发生干涉得分和对球干扰不得分,比赛应以跳球重新开始。其目的是从立体上对高大队员提出的限制。现行规则允许/空中灌篮0技术,则是规则提倡,鼓励精湛技术和配合,促使篮球比赛更加激动人心。

3)规则在犯规罚则方面的修改,提高了比赛强度。

为了减少比赛的中断,提高比赛的连续性,加快比赛和增强比赛的合法对抗,规则采取降低和加重犯规罚则进行修改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通过逐次降低犯规罚则来实现的。规则规定:投球中篮,得分有效,不再罚球;发生双方犯规不罚球;队员在本方前场侵入犯规,不判对方罚球;聚众犯规,不论犯规人数多少,均由被侵犯的队员罚球2次,对非投篮的队员发生侵人犯规时,不罚球;取消最后3min比赛的犯规罚则…这些规定,在当时的确对篮球运动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由于罚则轻,出现了犯规次数的增加,有的队甚至把侵人犯规当作致胜的手段,用以获得球权或破坏对方的进攻,即所谓/犯规战术0。采取逐步加重对有关犯规的处罚和提出足以完全抵消某队利用犯规企图获得任何好处的相应罚则。规则先后修改规定:最后5min比赛的规定,最后3min比赛的规定;选择权提出;队员人数减少到10名追加的罚球,全队10次犯规规定,全队8次犯规规定,全队7次犯规规定;全队每节4次犯规规定,加重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和教练员、替补队员或随队人员技术犯规的罚则等等。措施行之有效,犯规显著减少。达到了促进防守,减少犯规,提高篮球战术水平。

4)规则在攻守对抗方面的修改促进了攻守趋向平衡。

规则的修改就是遵循攻守对立统一的规律来促进攻守趋向平衡。规则修改在一个阶段可能偏重于某一方面;如在有利于进攻时,就给防守带来了问题,从而促进了防守的提高;而在有利于防守时,就给进攻带来了问题,从而促进了进攻方面的发展。

规则中增订了谁先到达某地,谁就有权通过和为了捞球即使偶然的触手也不算犯规的规定有利于防守,扩大了防守区域。使防守变得更加积极、凶猛。这样又给进攻增加了难度。为了取胜,必须加强进攻技战术训练,掌握好投篮时机,即使在对方严密防守或推、拉挤的情况下也能将球投中。于是进攻技术上出现了后仰投篮,后撤步投篮,空中换手投篮等高难度动作。规则从进攻或从防守入手反复进行修改的目的,在于利用攻守相互对抗、相互统一交替上升的矛盾,促使趋向平衡,使篮球比赛更加激烈、精彩、更加引人入胜。

关于本次篮球裁判发展历程和篮球裁判是干嘛的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标签: 篮球

燃起体育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皖ICP备2023009267号